首家合资财险公司有望完成“合转外”,变身外资独资财险公司。1月11日,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官微引用安莎社消息表示,意大利忠利集团近日以近99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意财险”)的51%股权。
中意财险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财险公司,如果忠利集团的收购顺利获批,忠利集团对中意财险持股比例将达到100%。对于中意财险来说,不仅控股股东变更,还可能面临管理团队、保险业务等一系列潜在变化。
中意财险控股权将变更
中意财险51%股权被挂牌转让3个月后,买家出现了。1月11日,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官微引用安莎社消息表示,忠利集团近日以近99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中意财险的51%股权。
忠利集团表示,此次收购是一项长期战略投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由集团完全拥有和控制的产险业务,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回顾此前,2023年11月,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中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拟挂牌转让中意财险51%股权。
中意财险成立于2007年,注册地在北京,注册资本金13亿元,作为中国首家合资财产保险公司,中意财险由忠利集团和中石油合资组建,忠利集团占股49%。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变更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以上的股东,或者变更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应当经监管批准。未来,如果忠利集团对中意财险的收购顺利获批,忠利集团对中意财险持股比例将达到100%。中意财险也将变身为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就股权被收购等事项向中意财险发函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或将影响保险业务、公司治理等
如果51%的控股权发生变更,给中意财险带来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从保险业务来看,虽然中石油旗下除了中意财险,还有一家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但是中意财险与中石油及其下属子公司仍有着规模不小的关联交易。
以2021年为例,中意财险承保中石油及其下属子公司的企业财产险、责任险、货物运输险、能源保险等保险业务,发生关联业务保险业务收入2.41亿元,占当年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为22.73%。有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如果中石油资本不再是中意财险股东,中意财险可能会逐步失去大股东中石油的市场支持。
不过,从合资公司变身外资公司后,中意财险和忠利集团关系会更近。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中意财险成为外资独资经营公司后,忠利集团可能会带来更加国际化的保险业务模式和更广阔的市场视野。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外资财险公司多以“小而美”著称,一般会选择在垂直特色领域取得突破,但是一般也难以形成较大发展规模。
从公司决策层面,柏文喜认为,忠利集团收购中意财险的51%股权后,将实现全资控股,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股东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和经营灵活性。
不过,这可能会导致中意财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中意财险董事长严九、副总经理戴玉青、财务负责人王集杰等,均有中石油或旗下公司的履职背景,也就是说,股权收购也有可能带来董监高的变动。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保险市场
忠利集团收购中意财险51%股权,只是近些年外资加码中国保险市场的一个缩影。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安联人寿和汇丰人寿都已完成了这样的变身,从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变成外资独资保险公司。
2023年,外资对保险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延伸至保险中介领域,2023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了两家外资保险中介公司经营保险经纪业务。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7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3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约2.33万亿元。
为何外资频频加码中国保险市场?柏文喜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外资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希望通过增持中资机构来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红利。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保险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为外资保险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此外,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也为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着力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涉及金融业的国际贸易规则研究制定。”
朱克力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深化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不仅为中国保险市场带来了先进保险理念、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也推动了中资保险公司的理念改变和国际化进程。